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花生书城 -> 玄幻魔法 -> 弟控穿成大阿哥

正文 第二十七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农历六月中旬的时候,胤褆带着他刚刚满二百人的队伍终于抵达了这场战争的最前线——雅克萨的城外,江心岛上清军临时构筑的营寨以及将军彭春和萨布素所在的临时指挥部。看着临水而建的清军大营,再使劲儿跺一跺脚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十分坚硬的冻土,胤褆深深地吸了一口,感觉着即使在盛夏也带着丝铁器冰冷的空气,才终于能够压抑住内心那莫名的激动。

    没有人生下来就能够弹指间灰飞烟灭,更没有人生下来就能够君临天下,此时的胤褆,即使是经历了十几年皇家大气的日夜渗透,面对着这真的算不上是重大战役的两军对垒,还是有那么一瞬间的恍神。不过,好在十几年的浸染和宫中的生活让他始终都保持着一丝清晰的神智,所以就出

    来迎接胤褆的几个军官的目光来看,胤褆此时的表现,还算不上失态。

    胤褆本就是披了皇子皮的外来货,在他的内心,关于天生尊贵的这种认知程度,完全和他的那些弟弟没有办法比。相反,胤褆对于军人这种职业,那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向往和尊敬的。所以,在见到彭春和萨布素等将军的时候,胤褆的表现是相当的“和善”,让本来对他这个“非要来前线争功”的阿哥有几分不满的彭春等人,不管是心里的想法还是对他态度上,都有了那么几分的缓和。

    再加上,胤褆这一行人带来的火器确实是有真本事的家伙,负责这次作战的主将萨布素在对待胤褆时,表现的恭敬也就多了几分真心。只不过,即使如此,这位已经五十有七的老将军还是没有丝毫让胤褆真正上场杀敌的打算。

    面对人家从上到下都对他“敬而远之”的态度,胤褆这次却没了在瑷珲时的耐心和时间。毕竟,现在的形势是清军的几千对沙俄的几百,也就是说,不管是在人数上,还是在武器上,他们都是将近十倍于对手的,而对手唯一可以依仗的雅克萨城,也不过是一座临时建起来的土城而已。综合这所有的因素,胤褆当然不会认为这次攻城,会再持续多久——也许仅仅需要几天,对面的城池也许就将化为一片废墟。

    没有时间可以让他徐徐图之的结果就是胤褆难得的强硬了一回,也算是自从出征以来第一次在这些边疆守军面前,动用了自己皇子阿哥的身份。最后的结果当然完全没有悬念:在怎么看都是己方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主将萨布素和与胤褆同为副将的彭春两人终于达成一致,允许胤褆带着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参与下一次的攻城之战。

    不过,萨布素和彭春虽然最终松了口,这几日却也算是夜不能寐。俩老将军无比无奈的挑灯夜战,商量了无数次后,才终于确定了一个能万无一失的在攻城时护住这位阿哥的方法,为此,不知道熬白了多少头发=_=。

    而作为当事人,胤褆在得到确实的消息后,完全无视了这几日里两位睡眠不足的老将军对他投来的哀怨的视线,并和跟来的沈源一起,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小部分人配上了他们手中掌握的准确性最高的一批火器。

    至于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人拥有这种待遇,除了火器数量确实稀少以外,这些士兵真正的真正归属问题,以及他们到底有没有能力使用火器,都是胤褆最终还是决定如此做的原因。毕竟,这个年代的枪炮,不管是后坐力,还是准确度,都是阻碍普通人去掌握它的大问题,所以,即使没有所谓的防人之心,胤褆也不可能毫无限制的为所有人提供所谓的枪炮。

    短短的几日准备时间过去,再次骑马站在雅克萨城外时,胤褆终于能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兵临城下。望着那粗陋的土墙,简单的城门,再加上城墙上偶尔闪过的金黄色或棕红色的异色发色和他们手中看起来同样落后的武器,胤褆才算在朦朦胧胧间明白了——此时的欧洲大地上,也还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真正飞跃,而自己的国家,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其实,远比未来的某个时间,要小上很多。

    只是,没有更多的时间让胤褆感叹于世事的无常,随着萨布素将军的命令,清军的阵型又一次有了明显的变化,而在进攻的号角吹响时,真正的进攻也随即拉开了序幕。

    几门玄铁的乌黑火炮被推到了军阵的最前方,几声巨响过后,小小的雅克萨城头上已经几乎被炸出缺口。如果不是这次发兵时也并未太过重视,造成红衣大炮和所配给的弹药都十分有限,相信,这样的炮轰再过一段时间,即使将这座城的城墙完全轰塌都有可能。

    而在弹药的消耗达到一定程度后,古代攻城的冷兵器也接连登场:长长的云梯,黝黑的盾牌,寒光闪烁的长刀长矛,还有,划出一道道白色弧线的流星羽箭,这些画面,都在那一个瞬间融会在了胤褆的面前,和着战士们冲锋时的喊杀声,将胤褆这个未来的灵魂,真正的挤压到了这片逐渐被鲜血染色的战场。

    放下所有的杂念,胤褆死死地盯着城墙上方的激战,能清晰的感到自己皮肤下血脉的流动。

    胤褆当然不会被派去攻城,而此时他身处在萨布素和彭春两位老将军联手为他打造的人肉碉堡中,他的心情还是相当难辨的。

    火枪的射程此时连弓箭都比不上,肯定派不上用场,而即使胤褆有着五百人的军队,在这种以十围一的状态下,也几乎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仅仅是看着这样的场面,胤褆内心的震动,也是不小的。

    世人都会念几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也都会说上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但,又有多少人曾真正的看到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消失不见?又有几人曾想过,那矮矮的城墙下,到底埋葬了多少铮铮男儿的尸骨,又带走了多少温婉女子的牵挂。

    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战争,让胤褆明白了那些士兵口中喊着“马革裹尸还”的真正悲哀,也明白了,为什么一曲简单的离歌望乡,就能让那些当了几年兵的老兵痞子都留下滚滚热泪。

    摸摸腰间别着的玄铁火枪,胤褆咬了咬嘴唇,强迫自己将目光凝在那堵城墙上,不再去想——自己手中的这把枪,是不是也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结束某些人的生命。

    这次攻城,虽是胤褆到达后的第一次,但是,却已经是萨布素在这里指挥的第三次了,所以,那本就不坚固的城墙,在有些眼力的人看来,是绝对撑不过这一天了。

    而此时,算是成竹在胸的主将萨布素和副将彭春在马上互相对了一下眼,都不由暗自苦笑:这大阿哥来的可真是时候,才第一次上战场,就赶上城破的日子。虽没动一弓一箭,但,这城破时的一份功绩,却也是抹不掉的了。

    胤褆当然有注意到发生在自己身边不远处的这一番眼神交流,也知道这两位老将的心中都是如何的思量,但是,他却只能装作视而不见——这次的事情他确实是考虑不周,不但没有亲自在战场上杀敌,连最初他希望能够试一试沈源他们改装的火器的机会也最终化为虚影,而如今,他又落了一个“抢功”的名头,当真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只是,到了最后,所有人意料之中的破城捷报并没有传来。m4xs.com而带来鸣金收兵号令的,不是胜利的欢呼,却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白色羽箭。

    胤褆和几位将领一同坐在中军的大帐里,而他手中展开的,正是今日白天从城中射来的羽箭上绑着的书信。

    准确的说,这应该算是一封“降书”了,可是,那上面张扬的笔迹和并不谦逊的言辞,却实在让胤褆觉得别扭——他从没见过一个人可以将一封投降的信件写得如此的威风凛凛,如此的高人一等,让胤褆不得不怀疑,写这封信的人,到底居心何在。而在座的其他人脸色,也充分印证了,有这种感觉的,并不仅仅是胤褆一人。

    可最后,他们却不得不停下进攻,并下令退兵。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就像掐着时间一般,随着这封“降书”同时到达的,是京城里来的八百里急报——沙俄摄政王派遣的使者此时已到达了京城,而康熙也答应了对方和谈的请求,以至于他们现在在破城唾手可得之时,不得不转攻为围。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却是这封让人气闷的“降书”上那惹人眼目的纹章了——金地黑色的双头鹰昂着自己骄傲的脑袋,宣示着城中不仅仅是一个士兵头子那么简单的人物。

    这是沙俄皇家的私印,是那个国家最高权力的一种象征。作为经常和那个国家打交道的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他当然知道这个纹章是什么意思,所以,即使心里也是百般的不情愿,却依然只能下令收兵。

    毕竟,这已经是两个国家间的大问题了,并且,依大清这种刚刚平定三番,西边草原也并不太平的现状,是绝对无法对这种问题视而不见的,而康熙派来的使者,似乎也恰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胤褆身为一个已经初窥政局的阿哥,一个知晓未来血泪史的灵魂,面对眼前的情况,心里的憋闷可以说是比现在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强烈。因为,他想的不仅仅是失去一场唾手可得的胜利,胤褆更多想到的,是三百多年后,那曾在课本中反复提到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条约,条约,现在的这群人中,没有一个比胤褆清楚,这看似公平的词汇将带给这片土地多少侮辱和悲哀,又将让这片土地上以后的子民如何愤怒,如何恸哭。

    但是,现在看着那个在烛火下耀武扬威的纹章,听着众位将领讨论着以后不再攻城,改为围城的计划,胤褆能做的也仅仅是吞咽下自己口中浓重的铁锈味道,攥着拳头,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

    一夜的会议后,胤褆回到自己的营帐,坐在案前思量良久,最终还是铺开信纸,磨好墨,提起笔,在并不十分明亮的灯火下,缓慢而郑重的写下了几封书信。再加上给康熙上的折子,一并用火漆封好,连夜送了出去。

    ……

    京城里,这几日,不管是寻常的街头巷尾,还是严肃的朝堂之上,都在讨论着那个从什么沙俄国来的黄毛鬼子。而与此同时,不管是乾清宫里,毓庆宫中,还是明珠府里的书房内,也都有人正为了此事,深深思索。

    不同的是,康熙手中的折子里,胤褆提到的仅仅是北疆的贫苦和大清将领的浴血奋战,并难得的以一个少年的口吻,表达了对于城池攻破后,能够在沙俄国前扬大清威仪的期盼。而言辞间,那封措辞“激烈”的“降书”,也被胤褆重点提了一下,当然,也让康熙对于写“降书”之人的无理和傲慢有了一个相当深刻的体会o(╯□╰)o。

    而毓庆宫中,胤礽手里的这封私信就随意了许多。只不过,里面对于胤礽最近状况只能算是轻描淡写的问候,却让本来因为收到信件而心情不错的胤礽情绪瞬间下降了几个百分点。

    但是,仔仔细细的将胤褆的书信读了无数遍的胤礽,最后还是决定等胤褆回来后,再秋后算账。至于现在,胤礽勾唇露出一个冷笑——谁让那人受气,就要做好想想怎么死的准备。沙俄是吧,竟然对大清皇子如此无礼,打了败仗还趾高气扬的妄求什么和谈?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_╯)#。

    随着毓庆宫中传出的冷笑声,下榻在京师某四合院中的某黄毛鬼子生生在大夏天打了个冷颤,脖子上也莫名其妙的起了一片小疙瘩+_+。

    至于明珠手里的这封信,相比较前面两人手里的,就简单明了多了,除了必要的寒暄之词以外,胤褆仅仅给明珠了一个请求——套那个所谓的沙俄使者的话,能够得到越多的消息越好,最好,能把那个莫名其妙的出现在雅克萨这座小城里的“某贵族”的身份揪出来。

    明珠面对这么一个要求,虽说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却也没多想。他只是有些郁闷于自家这个大阿哥的大材小用:让他一个堂堂大学士去套一个蛮夷之人的话,简直是杀鸡用牛刀啊o(╯□╰)o。

    ……

    雅克萨的城外军营中,将信件送出去的胤褆这几日也没有闲着,他在数次和萨布素等人的讨论中,已经略微摸清了一些沙俄国内目前的情况,再结合着离京前在宫里查到的资料,虽然绝对称不上清楚,但是凭借着现代历史的底子,胤褆也算是了解了个大概。

    简单的来说,还是抢椅子那么回事儿。

    看着自己手中的几页写满字的宣纸,胤褆再一次无比郁闷的认识到,这位在座小城里的皇家贵族,还真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才来这“边远山区”“游山玩水”的——这一位,八成是在自己国家东躲西藏避难时,运气不好被困在这里的。

    揉揉眉心,胤褆难得的对这位自己一直很讨厌的敌人生出了点儿同情:看来,即使是所谓的谈判成功,现在京城里的那位使者也不一定是真心希望小城里的这位能“完好无缺”的回去。甚至,说不定,那位使者和派使者来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座小城里,还有这么一位他们也许正在找的“贵人”。

    只是,他送出去的三封信里,似乎都有提到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吧?

    胤褆想到那使者从他国之人口中知道这件事情时的表情,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微笑,却将正走进来回话的沈源着实吓了一跳。

    沈源定定神儿,挑挑眉,咳了几声,将正笑着的胤褆从思绪中拉回现实,才带着点儿试探地道,“主子今日,心情似乎比往日好了许多。”

    胤褆抬眼看到是沈源,收了嘴角的笑容,随意的挥了挥手,道,“以后即使无人,你也不用称我为‘主子’了,”顿了顿,才接着回答了沈源的试探,“至于心情好的原因嘛,我只是觉得,这偶尔当当告密者,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体验o(∩_∩)o。”

    沈源-_-|||,“……”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很多了……真的……咱把左手摔了,现在打字困难……更新晚了,见谅……

    唔,咱把复制的文章放在作者的话里面,是在文章下面的,手机党的亲们,应该问题不大吧……咳咳,还有,作者的话里不算钱……

    农历六月中旬的时候,胤褆带着他刚刚满二百人的队伍终于抵达了这场战争的最前线——雅克萨的城外,江心岛上清军临时构筑的营寨以及将军彭春和萨布素所在的临时指挥部。看着临水而建的清军大营,再使劲儿跺一跺脚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十分坚硬的冻土,胤褆深深地吸了一口,感觉着即使在盛夏也带着丝铁器冰冷的空气,才终于能够压抑住内心那莫名的激动。

    没有人生下来就能够弹指间灰飞烟灭,更没有人生下来就能够君临天下,此时的胤褆,即使是经历了十几年皇家大气的日夜渗透,面对着这真的算不上是重大战役的两军对垒,还是有那么一瞬间的恍神。不过,好在十几年的浸染和宫中的生活让他始终都保持着一丝清晰的神智,所以就出

    来迎接胤褆的几个军官的目光来看,胤褆此时的表现,还算不上失态。

    胤褆本就是披了皇子皮的外来货,在他的内心,关于天生尊贵的这种认知程度,完全和他的那些弟弟没有办法比。相反,胤褆对于军人这种职业,那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向往和尊敬的。所以,在见到彭春和萨布素等将军的时候,胤褆的表现是相当的“和善”,让本来对他这个“非要来前线争功”的阿哥有几分不满的彭春等人,不管是心里的想法还是对他态度上,都有了那么几分的缓和。

    再加上,胤褆这一行人带来的火器确实是有真本事的家伙,负责这次作战的主将萨布素在对待胤褆时,表现的恭敬也就多了几分真心。只不过,即使如此,这位已经五十有七的老将军还是没有丝毫让胤褆真正上场杀敌的打算。

    面对人家从上到下都对他“敬而远之”的态度,胤褆这次却没了在瑷珲时的耐心和时间。毕竟,现在的形势是清军的几千对沙俄的几百,也就是说,不管是在人数上,还是在武器上,他们都是将近十倍于对手的,而对手唯一可以依仗的雅克萨城,也不过是一座临时建起来的土城而已。综合这所有的因素,胤褆当然不会认为这次攻城,会再持续多久——也许仅仅需要几天,对面的城池也许就将化为一片废墟。

    没有时间可以让他徐徐图之的结果就是胤褆难得的强硬了一回,也算是自从出征以来第一次在这些边疆守军面前,动用了自己皇子阿哥的身份。最后的结果当然完全没有悬念:在怎么看都是己方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主将萨布素和与胤褆同为副将的彭春两人终于达成一致,允许胤褆带着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参与下一次的攻城之战。

    不过,萨布素和彭春虽然最终松了口,这几日却也算是夜不能寐。俩老将军无比无奈的挑灯夜战,商量了无数次后,才终于确定了一个能万无一失的在攻城时护住这位阿哥的方法,为此,不知道熬白了多少头发=_=。

    而作为当事人,胤褆在得到确实的消息后,完全无视了这几日里两位睡眠不足的老将军对他投来的哀怨的视线,并和跟来的沈源一起,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小部分人配上了他们手中掌握的准确性最高的一批火器。

    至于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人拥有这种待遇,除了火器数量确实稀少以外,这些士兵真正的真正归属问题,以及他们到底有没有能力使用火器,都是胤褆最终还是决定如此做的原因。毕竟,这个年代的枪炮,不管是后坐力,还是准确度,都是阻碍普通人去掌握它的大问题,所以,即使没有所谓的防人之心,胤褆也不可能毫无限制的为所有人提供所谓的枪炮。

    短短的几日准备时间过去,再次骑马站在雅克萨城外时,胤褆终于能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兵临城下。望着那粗陋的土墙,简单的城门,再加上城墙上偶尔闪过的金黄色或棕红色的异色发色和他们手中看起来同样落后的武器,胤褆才算在朦朦胧胧间明白了——此时的欧洲大地上,也还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真正飞跃,而自己的国家,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其实,远比未来的某个时间,要小上很多。

    只是,没有更多的时间让胤褆感叹于世事的无常,随着萨布素将军的命令,清军的阵型又一次有了明显的变化,而在进攻的号角吹响时,真正的进攻也随即拉开了序幕。

    几门玄铁的乌黑火炮被推到了军阵的最前方,几声巨响过后,小小的雅克萨城头上已经几乎被炸出缺口。如果不是这次发兵时也并未太过重视,造成红衣大炮和所配给的弹药都十分有限,相信,这样的炮轰再过一段时间,即使将这座城的城墙完全轰塌都有可能。

    而在弹药的消耗达到一定程度后,古代攻城的冷兵器也接连登场:长长的云梯,黝黑的盾牌,寒光闪烁的长刀长矛,还有,划出一道道白色弧线的流星羽箭,这些画面,都在那一个瞬间融会在了胤褆的面前,和着战士们冲锋时的喊杀声,将胤褆这个未来的灵魂,真正的挤压到了这片逐渐被鲜血染色的战场。

    放下所有的杂念,胤褆死死地盯着城墙上方的激战,能清晰的感到自己皮肤下血脉的流动。

    胤褆当然不会被派去攻城,而此时他身处在萨布素和彭春两位老将军联手为他打造的人肉碉堡中,他的心情还是相当难辨的。

    火枪的射程此时连弓箭都比不上,肯定派不上用场,而即使胤褆有着五百人的军队,在这种以十围一的状态下,也几乎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仅仅是看着这样的场面,胤褆内心的震动,也是不小的。

    世人都会念几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也都会说上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但,又有多少人曾真正的看到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消失不见?又有几人曾想过,那矮矮的城墙下,到底埋葬了多少铮铮男儿的尸骨,又带走了多少温婉女子的牵挂。

    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战争,让胤褆明白了那些士兵口中喊着“马革裹尸还”的真正悲哀,也明白了,为什么一曲简单的离歌望乡,就能让那些当了几年兵的老兵痞子都留下滚滚热泪。

    摸摸腰间别着的玄铁火枪,胤褆咬了咬嘴唇,强迫自己将目光凝在那堵城墙上,不再去想——自己手中的这把枪,是不是也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里,结束某些人的生命。

    这次攻城,虽是胤褆到达后的第一次,但是,却已经是萨布素在这里指挥的第三次了,所以,那本就不坚固的城墙,在有些眼力的人看来,是绝对撑不过这一天了。

    而此时,算是成竹在胸的主将萨布素和副将彭春在马上互相对了一下眼,都不由暗自苦笑:这大阿哥来的可真是时候,才第一次上战场,就赶上城破的日子。虽没动一弓一箭,但,这城破时的一份功绩,却也是抹不掉的了。

    胤褆当然有注意到发生在自己身边不远处的这一番眼神交流,也知道这两位老将的心中都是如何的思量,但是,他却只能装作视而不见——这次的事情他确实是考虑不周,不但没有亲自在战场上杀敌,连最初他希望能够试一试沈源他们改装的火器的机会也最终化为虚影,而如今,他又落了一个“抢功”的名头,当真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只是,到了最后,所有人意料之中的破城捷报并没有传来。而带来鸣金收兵号令的,不是胜利的欢呼,却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白色羽箭。

    胤褆和几位将领一同坐在中军的大帐里,而他手中展开的,正是今日白天从城中射来的羽箭上绑着的书信。

    准确的说,这应该算是一封“降书”了,可是,那上面张扬的笔迹和并不谦逊的言辞,却实在让胤褆觉得别扭——他从没见过一个人可以将一封投降的信件写得如此的威风凛凛,如此的高人一等,让胤褆不得不怀疑,写这封信的人,到底居心何在。而在座的其他人脸色,也充分印证了,有这种感觉的,并不仅仅是胤褆一人。

    可最后,他们却不得不停下进攻,并下令退兵。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就像掐着时间一般,随着这封“降书”同时到达的,是京城里来的八百里急报——沙俄摄政王派遣的使者此时已到达了京城,而康熙也答应了对方和谈的请求,以至于他们现在在破城唾手可得之时,不得不转攻为围。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却是这封让人气闷的“降书”上那惹人眼目的纹章了——金地黑色的双头鹰昂着自己骄傲的脑袋,宣示着城中不仅仅是一个士兵头子那么简单的人物。

    这是沙俄皇家的私印,是那个国家最高权力的一种象征。作为经常和那个国家打交道的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他当然知道这个纹章是什么意思,所以,即使心里也是百般的不情愿,却依然只能下令收兵。

    毕竟,这已经是两个国家间的大问题了,并且,依大清这种刚刚平定三番,西边草原也并不太平的现状,是绝对无法对这种问题视而不见的,而康熙派来的使者,似乎也恰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胤褆身为一个已经初窥政局的阿哥,一个知晓未来血泪史的灵魂,面对眼前的情况,心里的憋闷可以说是比现在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强烈。因为,他想的不仅仅是失去一场唾手可得的胜利,胤褆更多想到的,是三百多年后,那曾在课本中反复提到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条约,条约,现在的这群人中,没有一个比胤褆清楚,这看似公平的词汇将带给这片土地多少侮辱和悲哀,又将让这片土地上以后的子民如何愤怒,如何恸哭。

    但是,现在看着那个在烛火下耀武扬威的纹章,听着众位将领讨论着以后不再攻城,改为围城的计划,胤褆能做的也仅仅是吞咽下自己口中浓重的铁锈味道,攥着拳头,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

    一夜的会议后,胤褆回到自己的营帐,坐在案前思量良久,最终还是铺开信纸,磨好墨,提起笔,在并不十分明亮的灯火下,缓慢而郑重的写下了几封书信。再加上给康熙上的折子,一并用火漆封好,连夜送了出去。

    ……

    京城里,这几日,不管是寻常的街头巷尾,还是严肃的朝堂之上,都在讨论着那个从什么沙俄国来的黄毛鬼子。而与此同时,不管是乾清宫里,毓庆宫中,还是明珠府里的书房内,也都有人正为了此事,深深思索。

    不同的是,康熙手中的折子里,胤褆提到的仅仅是北疆的贫苦和大清将领的浴血奋战,并难得的以一个少年的口吻,表达了对于城池攻破后,能够在沙俄国前扬大清威仪的期盼。而言辞间,那封措辞“激烈”的“降书”,也被胤褆重点提了一下,当然,也让康熙对于写“降书”之人的无理和傲慢有了一个相当深刻的体会o(╯□╰)o。

    而毓庆宫中,胤礽手里的这封私信就随意了许多。只不过,里面对于胤礽最近状况只能算是轻描淡写的问候,却让本来因为收到信件而心情不错的胤礽情绪瞬间下降了几个百分点。

    但是,仔仔细细的将胤褆的书信读了无数遍的胤礽,最后还是决定等胤褆回来后,再秋后算账。至于现在,胤礽勾唇露出一个冷笑——谁让那人受气,就要做好想想怎么死的准备。沙俄是吧,竟然对大清皇子如此无礼,打了败仗还趾高气扬的妄求什么和谈?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_╯)#。

    随着毓庆宫中传出的冷笑声,下榻在京师某四合院中的某黄毛鬼子生生在大夏天打了个冷颤,脖子上也莫名其妙的起了一片小疙瘩+_+。

    至于明珠手里的这封信,相比较前面两人手里的,就简单明了多了,除了必要的寒暄之词以外,胤褆仅仅给明珠了一个请求——套那个所谓的沙俄使者的话,能够得到越多的消息越好,最好,能把那个莫名其妙的出现在雅克萨这座小城里的“某贵族”的身份揪出来。

    明珠面对这么一个要求,虽说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却也没多想。他只是有些郁闷于自家这个大阿哥的大材小用:让他一个堂堂大学士去套一个蛮夷之人的话,简直是杀鸡用牛刀啊o(╯□╰)o。

    ……

    雅克萨的城外军营中,将信件送出去的胤褆这几日也没有闲着,他在数次和萨布素等人的讨论中,已经略微摸清了一些沙俄国内目前的情况,再结合着离京前在宫里查到的资料,虽然绝对称不上清楚,但是凭借着现代历史的底子,胤褆也算是了解了个大概。

    简单的来说,还是抢椅子那么回事儿。

    看着自己手中的几页写满字的宣纸,胤褆再一次无比郁闷的认识到,这位在座小城里的皇家贵族,还真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才来这“边远山区”“游山玩水”的——这一位,八成是在自己国家东躲西藏避难时,运气不好被困在这里的。

    揉揉眉心,胤褆难得的对这位自己一直很讨厌的敌人生出了点儿同情:看来,即使是所谓的谈判成功,现在京城里的那位使者也不一定是真心希望小城里的这位能“完好无缺”的回去。甚至,说不定,那位使者和派使者来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座小城里,还有这么一位他们也许正在找的“贵人”。

    只是,他送出去的三封信里,似乎都有提到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吧?

    胤褆想到那使者从他国之人口中知道这件事情时的表情,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微笑,却将正走进来回话的沈源着实吓了一跳。

    沈源定定神儿,挑挑眉,咳了几声,将正笑着的胤褆从思绪中拉回现实,才带着点儿试探地道,“主子今日,心情似乎比往日好了许多。”

    胤褆抬眼看到是沈源,收了嘴角的笑容,随意的挥了挥手,道,“以后即使无人,你也不用称我为‘主子’了,”顿了顿,才接着回答了沈源的试探,“至于心情好的原因嘛,我只是觉得,这偶尔当当告密者,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体验o(∩_∩)o。”

    沈源-_-|||,“……”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