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花生书城 -> 玄幻魔法 -> 弟控穿成大阿哥

正文 第二十六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此时,已算得上是仲夏时节,即使胤褆及其随行的一队人马已经身处极北之地,也依然能够感觉到阳光照射在皮肤上的焦灼。www.luanhen.com古人本就重礼,更何况他们现在可以说正在行军的途中,身上都套着严丝合缝的铠甲,头上,也不能幸免的被盔帽裹着,让周身的热气几乎完全无法散发出来。

    为了避免咸涩的汗液流入眼睛,胤褆不得不偶尔将控马的缰绳松开一会儿,抬手擦拭一下额头。还好他身下的这匹马不愧是他自己亲手“引来”的马中之王,经过这一路的磨合,现在即使不拉缰绳,也依然能跑的稳稳当当,让胤褆少吃了不少苦。

    这匹黑马当初本是康熙属意的,结果,连胤褆自己都没有想到,在临走之时,康熙会把这匹绝好的千里马赐给他。

    刚得这马的时候,胤褆还担心自己驾驭不了这马中之王,结果反倒是胤礽给他想了方法——胤礽将自己后来从七阿哥胤祐那里“换”来的白马和这同样换了主人的黑马一起关了几日,又在胤褆驯服黑马的时候,特意拉着白马去看了几次,结果,出乎胤褆意料的,这黑马见到白马后,变得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o(╯□╰)o。最后,当然是“顺理成章”的接受了胤褆这个主子。

    摸摸驮着自己的黑马,胤褆脑海中转着那几日里自己和胤礽再加上这两匹通人性的马的诡异相处,嘴角自然而然的吊起了一个角度,让这几日行军中一直跟在胤褆身边的一个蓝衫青年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像是察觉到了青年的目光一样,胤褆回首望了望看向自己的青年,笑了笑,却并不想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和他人分享,只是问道,“易安,这次到了那里,可是真的要见血了。你,可还受得住?当初,你就应该留在瑷珲,至少,不用见那些东西,也和你‘易安’的这个字相称一些。”

    青年虽然知道胤褆这是在转移还未开始的话题,却也并不在意,只是笑着看着胤褆,不答反问道,“臣的字与臣要做的事情称不称,臣还真没想过。不过,大阿哥您难道就真的那么急着上这修罗场吗?”

    胤褆也不在意青年的无礼,斜眼又看了他一眼,才似笑非笑的说,“如果你是问城里的那事的话,就算了。不过,你倒是可以想想,爷把你们从京城带过了,是为了个什么。”

    ……

    胤褆是近一个月前到的瑷珲,本来按照留守在那里的将军和官员的意思,他这个天生富贵的副将应该乖乖的留在瑷珲,静待前方传来得胜的战报,然后便可皆大欢喜的“得胜归朝”。可是,胤褆当然不会如此之想,他既然来了,若不去那几个日夜外的雅克萨看上一看,又怎么可能安得了心?

    不过,胤褆也不是莽撞之人,他知道自己在这里是一点儿根基都没有,不说这里的边关守军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本事,就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的那些本事也许真的不过是太平花架,到了这真正的战场,能不能适应,确还是两说。

    所以,到达瑷珲的最初几日,胤褆也就仅仅是和那些守军将领打打太极,并没有急着非要上前线看看,而他的这种态度,在让那些官员放下一颗心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小瞧和失望——堂堂大清的皇子阿哥,如今竟也起了贪生喜功的想法。

    胤褆在瑷珲城转悠了几日,又借助皇子的身份,光明正大的逛了一趟瑷珲城中的武器库,并着重试了试那些被当做宝贝的火器。虽然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看着那些比起京师中兵部里还要落后一些的鸟铳,胤褆还是不免又一次叹息:自己,为什么当初就不去学个机械制造呢,或者,直接当个兵什么的,也比现在一点一点的摸索来得强。

    其实,明朝末期,中国的火器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在世界上也并不落后的水平,但是,怎奈满人入主中原后,对于这种热兵器是既爱又恨。一方面,天生的征讨之血让他们向往着这种杀伤力奇大的武器。可是,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这种武器的发源来自汉家,他们实在没把握任由汉人将这种武器再进一步发展下去。这也就造成了火器的发展速度,在天子官员都模棱两可的态度中,不得不缓慢了下来。至于最后的悔之晚矣,那又是另一番辛酸血泪了。

    但是,胤褆却没有这种身为满人应有的特殊感,他上辈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汉人,这辈子一出生就又是生在天家,几乎连出宫的机会都不多,而在偌大的紫禁城里,这满汉之别,他还真的没什么切身体会。

    而也就是因为这样,胤褆才会毫无负担的利用明珠的人脉,在最大范围内聚集起一批所谓的古代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后,再让这批人开始对火枪火炮等火器进行研究。

    当然,即使如此,胤褆也还是又留了一个心眼儿,他并没有将这些人安排在一起,而是在除了极个别的核心人员外,将余下的人按照分工的不同,就像现代的实验室一样,分了不同的研究地点,只不过,这里的不同“实验室”之间,隔的就不仅仅是一面墙的距离了。

    所以,在胤褆这里,往往是由很少的几个人画出图纸,定出方案,然后,在位于京城不同位置的小院子里进行各种零部件的钻研,比如火药,比如枪的各个零件。

    这群人也的确没有辜负胤褆对他们的期望,在拆了几把从传教士手中弄到的火枪后,他们已经能够做出足以和那些洋人的东西相媲美的成品来了。只是由于胤褆也没有一扫,统一天下什么的“王八梦想”,所以,这种所谓的研究也仅仅是小范围的。只是,胤褆这次来,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带了一小批这样的“人才”。

    这批人中,领头的是一个叫沈源,字易安,二十多岁的年纪,是胤褆在一群金榜落地的倒霉蛋里亲自淘出来的,目前,算是跟着胤褆来的这一小批人里,唯一的一个核心人物。

    沈源的样貌,算不上很出众的,尤其是放在胤褆这种日日见自家那几个疑似天人的兄弟的人眼里,就更说不上出彩了。不过,沈源的气质很独特,有一种能让人不自然间放下戒备的安抚感,要说这一点,和胤褆自己倒存在着那么一点儿的相似。

    不过,当初胤褆之所以注意到这人,其实算是恰巧——胤褆那次难得出宫一次,却正好撞上了放榜的日子。人家名落孙山之人,几乎没一个不是面色阴沉的,唯独这人,见自己没中,一点儿都不意外丧气,反而直接拐弯儿进了书局,蹲角落里就开始翻书,看的,还大多是“科技”类的,让已经注意上他的胤褆,想不在意都难。

    于是,胤褆也没跟这人客气,在查清楚他家中父母双亡,又没什么亲戚值得牵挂,且确实在这方面搞出来了些名堂后,就直接将人拐了进来。而沈源却是直到一步一步走到真正核心的部分后,才真正知道他自己当初跟着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主子。

    如今,胤褆看着沈源这几年那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虽说大体上依然是当年那个看上去有点儿呆的落榜书生,但是,也知道这沈源的心,怕也是并不小的。于是,胤褆也没废话,这次来东北,就直接将人带了过来。而现在,胤褆看着手中沈源着人传来的纸条,就知道,他到底是没看错这个人——

    已入火器营。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胤褆就知道,他等的时机到了。

    几日之后,瑷珲的军营,城镇中,就开始流传出这么一种说法:天家皇子视察火器营,结果在负责火器存放的营库里,被一个大胆的奴才冲撞了,那奴才竟还说自己有一个关于火器的天大发现。大阿哥仁慈,没有追责这个奴才的越轨之举,大阿哥慧眼如炬,将这个奴才带入内室,耐心听了他对于火器的“意见”。后来,在大阿哥的干涉下,守军将领真的传令,对火器进行了改造和试验,并一举成功,云云。

    这个版本的故事,虽然对于胤褆的品德有了明显的夸张和美化,但是,在剧情上却基本上和胤褆编写的剧本大体不差了。而这个剧本的后续部分,也理所当然的接连上演了——胤褆借着“是自己提出的火器改进”的名头,第一次提出了领军前往雅克萨的“建议”。至于沈源,也如愿以偿的被“正式”收入了火器营,官职也在胤褆的推波助澜下,提到了近乎于百夫长的位置。

    这个剧本并不难写,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复杂,毕竟,对于胤褆还是想要去前线看看这个想法,这些官员必定早就有了思想准备,而军营里再进一个被“阿哥保举”的连品级都称不上的小兵,就也许连件事儿都算不上了。

    所以,一番周转下来,胤褆就带着自己近二百人的小部队,押着重新被改装好的一批一百支的火器,在到达瑷珲的一个月后,终于又一次披上盔甲,挂上弓箭,跨上战马,重新奔向自己本来的目标,雅克萨。

    ……

    就在胤褆正在烈焰如火的骄阳下日夜赶路的时候,远在京城的紫禁城毓庆宫中,却好比数九寒天一般,让唯一一个在殿里伺候的太监苏方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也缩进领子里。

    胤礽看着手里索额图给他递进来的密信,俊俏的眉头几乎完全拧在了一起,直直的盯着那薄薄的信纸,恨不得将其瞪出一个窟窿来。但是,不论看几遍,上面的内容也还是那么寥寥的几行——

    大阿哥于三日前,离瑷珲,携火器,赴雅克萨。

    紧紧地攥着信纸,好半天,胤礽才几乎从牙齿中挤出了一句完整的话,“你去相府,让叔公再派一队人去。”说完,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重重地缓了口气,又颇带着些无奈的自嘲了一句,“费尽心思将那人送走,如今却又看不得他真的上那血污的地方。苏方,你说爷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苏方一直躬着身子听着胤礽的吩咐,胤礽说第一句话时,他本来就要习惯性的行礼称“是”了,结果声音刚提到嗓子,就被胤礽的第二句话给卡了回去,张了张嘴,半天却还是发不出一点儿声音。

    小心地抬眼看看脸色已经缓过来的胤礽,苏方觉得,即使那位爷不在这宫里,也一样有本事让自家爷为之劳心费神。这等本事,也幸好只有那位爷有,若再多上那么一个两个——苏方打了个冷颤,使劲儿将这种可怕的想法扔出自己的大脑,并发誓再也不会想起第二次=_=。

    苏方正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胤礽却没等他的回话,苦笑了一下,复又接着说了下去,“苏方啊,爷现在自己心里难受,但是,爷不想只有自己这心是吊着的。老三就不说了,老四额娘家里的那几位,却是最好有人提个醒儿的。至于,这醒儿怎么提,你自己看着办吧。”

    苏方听了,赶忙回了声儿“嗻”,然后又打了个千儿,就踮着脚退了出来。出了正殿,苏方站在阳光大好的院子里眯了眯眼儿,挥手叫过来一个一直候在廊上的小太监,耳语了几句,待那小太监明白的点了点头,才满意的直起腰,看着那小太监转身出了毓庆宫。

    只是,此时晒太阳晒得正欢的苏方不知道,那带着任务出门的小太监心中却正在疑惑:这大热的天儿,苏公公咋就不嫌热的偏要站在太阳正底下呢?难道,这就是苏公公能成为太子爷身边第一太监的原因o(╯□╰)o?

    在这座城里,最多的就是秘密,而最少的,也依然是秘密。所以,在当日晚间入睡的时候,苏方就得了消息:今日晚间下学后,四阿哥胤禛留在佟佳贵妃那里用的饭,而宫门落锁前,有人拿佟佳贵妃宫里的牌子出了宫门。

    将这消息说给正准备就寝的胤礽后,苏方眼尖的看到了这一段时间里,自家爷绝对不多见的微笑。

    胤礽听了这消息,情绪上其实并无太大的波动,因为,他知道,老四未必不知道这消息的来源是谁,只是,他同样知道,老四那个冰坨子即使知道了,也还是会去佟佳贵妃那里求这件事的。毕竟,即使他不愿意承认,但那人确实是被他们每个人都划归在了自己的领域里。

    当然,等到不久后,朝上再次传来历代征战的佟家也开始“关注”北边那不大的战事时,毓庆宫的这对主仆,也算是早已心知肚明了。

    而在将自己能想到的事情都替那人做的差不多了以后,胤礽望着北面平静而清朗的天空,心中,却在想着那人是不是已经到了真正的战场,是不是已经弯弓搭箭,是不是已经第一次让敌人的胸前开出鲜艳的红花……

    再次长长地叹了口气,胤礽继续低头对着手中从康熙那里转过来的各种折子,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他知道那人想飞,他也知道自己是绝不会允许那人因风雨伤了羽翼。所以,如今他只能选择尽力的让自己尽快长大,为那人,撑起一片足够翱翔的天空。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段时间真的要忙起来了,咱尽力保证隔日更新,但是亲们的评论咱估计只能看了,回评确实也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咱现在只能将时间都花在码字上……请大家原谅!!!!这种状态,大概到六月中旬就可以解除了,所以,请大家见谅!咱真的会去看每一条评的,真的!

    还有,就是咱历史真的不行,这一段儿偏偏又需要这些东西,所以,如果有失误的话,大家尽管提,咱也长长见识。

    嗯,鉴于有人说手机党看不到,所以,下面再复制一遍,前面的咱也改一下……希望不会被说伪更……

    此时,已算得上是仲夏时节,即使胤褆及其随行的一队人马已经身处极北之地,也依然能够感觉到阳光照射在皮肤上的焦灼。古人本就重礼,更何况他们现在可以说正在行军的途中,身上都套着严丝合缝的铠甲,头上,也不能幸免的被盔帽裹着,让周身的热气几乎完全无法散发出来。

    为了避免咸涩的汗液流入眼睛,胤褆不得不偶尔将控马的缰绳松开一会儿,抬手擦拭一下额头。还好他身下的这匹马不愧是他自己亲手“引来”的马中之王,经过这一路的磨合,现在即使不拉缰绳,也依然能跑的稳稳当当,让胤褆少吃了不少苦。

    这匹黑马当初本是康熙属意的,结果,连胤褆自己都没有想到,在临走之时,康熙会把这匹绝好的千里马赐给他。

    刚得这马的时候,胤褆还担心自己驾驭不了这马中之王,结果反倒是胤礽给他想了方法——胤礽将自己后来从七阿哥胤祐那里“换”来的白马和这同样换了主人的黑马一起关了几日,又在胤褆驯服黑马的时候,特意拉着白马去看了几次,结果,出乎胤褆意料的,这黑马见到白马后,变得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o(╯□╰)o。最后,当然是“顺理成章”的接受了胤褆这个主子。

    摸摸驮着自己的黑马,胤褆脑海中转着那几日里自己和胤礽再加上这两匹通人性的马的诡异相处,嘴角自然而然的吊起了一个角度,让这几日行军中一直跟在胤褆身边的一个蓝衫青年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像是察觉到了青年的目光一样,胤褆回首望了望看向自己的青年,笑了笑,却并不想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和他人分享,只是问道,“易安,这次到了那里,可是真的要见血了。你,可还受得住?当初,你就应该留在瑷珲,至少,不用见那些东西,也和你‘易安’的这个字相称一些。”

    青年虽然知道胤褆这是在转移还未开始的话题,却也并不在意,只是笑着看着胤褆,不答反问道,“臣的字与臣要做的事情称不称,臣还真没想过。不过,大阿哥您难道就真的那么急着上这修罗场吗?”

    胤褆也不在意青年的无礼,斜眼又看了他一眼,才似笑非笑的说,“如果你是问城里的那事的话,就算了。不过,你倒是可以想想,爷把你们从京城带过了,是为了个什么。”

    ……

    胤褆是近一个月前到的瑷珲,本来按照留守在那里的将军和官员的意思,他这个天生富贵的副将应该乖乖的留在瑷珲,静待前方传来得胜的战报,然后便可皆大欢喜的“得胜归朝”。可是,胤褆当然不会如此之想,他既然来了,若不去那几个日夜外的雅克萨看上一看,又怎么可能安得了心?

    不过,胤褆也不是莽撞之人,他知道自己在这里是一点儿根基都没有,不说这里的边关守军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本事,就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的那些本事也许真的不过是太平花架,到了这真正的战场,能不能适应,确还是两说。

    所以,到达瑷珲的最初几日,胤褆也就仅仅是和那些守军将领打打太极,并没有急着非要上前线看看,而他的这种态度,在让那些官员放下一颗心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小瞧和失望——堂堂大清的皇子阿哥,如今竟也起了贪生喜功的想法。

    胤褆在瑷珲城转悠了几日,又借助皇子的身份,光明正大的逛了一趟瑷珲城中的武器库,并着重试了试那些被当做宝贝的火器。虽然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看着那些比起京师中兵部里还要落后一些的鸟铳,胤褆还是不免又一次叹息:自己,为什么当初就不去学个机械制造呢,或者,直接当个兵什么的,也比现在一点一点的摸索来得强。

    其实,明朝末期,中国的火器就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在世界上也并不落后的水平,但是,怎奈满人入主中原后,对于这种热兵器是既爱又恨。一方面,天生的征讨之血让他们向往着这种杀伤力奇大的武器。可是,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这种武器的发源来自汉家,他们实在没把握任由汉人将这种武器再进一步发展下去。这也就造成了火器的发展速度,在天子官员都模棱两可的态度中,不得不缓慢了下来。至于最后的悔之晚矣,那又是另一番辛酸血泪了。

    但是,胤褆却没有这种身为满人应有的特殊感,他上辈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汉人,这辈子一出生就又是生在天家,几乎连出宫的机会都不多,而在偌大的紫禁城里,这满汉之别,他还真的没什么切身体会。

    而也就是因为这样,胤褆才会毫无负担的利用明珠的人脉,在最大范围内聚集起一批所谓的古代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后,再让这批人开始对火枪火炮等火器进行研究。

    当然,即使如此,胤褆也还是又留了一个心眼儿,他并没有将这些人安排在一起,而是在除了极个别的核心人员外,将余下的人按照分工的不同,就像现代的实验室一样,分了不同的研究地点,只不过,这里的不同“实验室”之间,隔的就不仅仅是一面墙的距离了。

    所以,在胤褆这里,往往是由很少的几个人画出图纸,定出方案,然后,在位于京城不同位置的小院子里进行各种零部件的钻研,比如火药,比如枪的各个零件。

    这群人也的确没有辜负胤褆对他们的期望,在拆了几把从传教士手中弄到的火枪后,他们已经能够做出足以和那些洋人的东西相媲美的成品来了。只是由于胤褆也没有一扫,统一天下什么的“王八梦想”,所以,这种所谓的研究也仅仅是小范围的。只是,胤褆这次来,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带了一小批这样的“人才”。

    这批人中,领头的是一个叫沈源,字易安,二十多岁的年纪,是胤褆在一群金榜落地的倒霉蛋里亲自淘出来的,目前,算是跟着胤褆来的这一小批人里,唯一的一个核心人物。

    沈源的样貌,算不上很出众的,尤其是放在胤褆这种日日见自家那几个疑似天人的兄弟的人眼里,就更说不上出彩了。不过,沈源的气质很独特,有一种能让人不自然间放下戒备的安抚感,要说这一点,和胤褆自己倒存在着那么一点儿的相似。

    不过,当初胤褆之所以注意到这人,其实算是恰巧——胤褆那次难得出宫一次,却正好撞上了放榜的日子。人家名落孙山之人,几乎没一个不是面色阴沉的,唯独这人,见自己没中,一点儿都不意外丧气,反而直接拐弯儿进了书局,蹲角落里就开始翻书,看的,还大多是“科技”类的,让已经注意上他的胤褆,想不在意都难。

    于是,胤褆也没跟这人客气,在查清楚他家中父母双亡,又没什么亲戚值得牵挂,且确实在这方面搞出来了些名堂后,就直接将人拐了进来。而沈源却是直到一步一步走到真正核心的部分后,才真正知道他自己当初跟着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主子。

    如今,胤褆看着沈源这几年那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虽说大体上依然是当年那个看上去有点儿呆的落榜书生,但是,也知道这沈源的心,怕也是并不小的。于是,胤褆也没废话,这次来东北,就直接将人带了过来。而现在,胤褆看着手中沈源着人传来的纸条,就知道,他到底是没看错这个人——

    已入火器营。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胤褆就知道,他等的时机到了。

    几日之后,瑷珲的军营,城镇中,就开始流传出这么一种说法:天家皇子视察火器营,结果在负责火器存放的营库里,被一个大胆的奴才冲撞了,那奴才竟还说自己有一个关于火器的天大发现。大阿哥仁慈,没有追责这个奴才的越轨之举,大阿哥慧眼如炬,将这个奴才带入内室,耐心听了他对于火器的“意见”。后来,在大阿哥的干涉下,守军将领真的传令,对火器进行了改造和试验,并一举成功,云云。

    这个版本的故事,虽然对于胤褆的品德有了明显的夸张和美化,但是,在剧情上却基本上和胤褆编写的剧本大体不差了。而这个剧本的后续部分,也理所当然的接连上演了——胤褆借着“是自己提出的火器改进”的名头,第一次提出了领军前往雅克萨的“建议”。至于沈源,也如愿以偿的被“正式”收入了火器营,官职也在胤褆的推波助澜下,提到了近乎于百夫长的位置。

    这个剧本并不难写,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复杂,毕竟,对于胤褆还是想要去前线看看这个想法,这些官员必定早就有了思想准备,而军营里再进一个被“阿哥保举”的连品级都称不上的小兵,就也许连件事儿都算不上了。

    所以,一番周转下来,胤褆就带着自己近二百人的小部队,押着重新被改装好的一批一百支的火器,在到达瑷珲的一个月后,终于又一次披上盔甲,挂上弓箭,跨上战马,重新奔向自己本来的目标,雅克萨。

    ……

    就在胤褆正在烈焰如火的骄阳下日夜赶路的时候,远在京城的紫禁城毓庆宫中,却好比数九寒天一般,让唯一一个在殿里伺候的太监苏方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也缩进领子里。

    胤礽看着手里索额图给他递进来的密信,俊俏的眉头几乎完全拧在了一起,直直的盯着那薄薄的信纸,恨不得将其瞪出一个窟窿来。但是,不论看几遍,上面的内容也还是那么寥寥的几行——

    大阿哥于三日前,离瑷珲,携火器,赴雅克萨。

    紧紧地攥着信纸,好半天,胤礽才几乎从牙齿中挤出了一句完整的话,“你去相府,让叔公再派一队人去。”说完,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重重地缓了口气,又颇带着些无奈的自嘲了一句,“费尽心思将那人送走,如今却又看不得他真的上那血污的地方。苏方,你说爷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苏方一直躬着身子听着胤礽的吩咐,胤礽说第一句话时,他本来就要习惯性的行礼称“是”了,结果声音刚提到嗓子,就被胤礽的第二句话给卡了回去,张了张嘴,半天却还是发不出一点儿声音。

    小心地抬眼看看脸色已经缓过来的胤礽,苏方觉得,即使那位爷不在这宫里,也一样有本事让自家爷为之劳心费神。这等本事,也幸好只有那位爷有,若再多上那么一个两个——苏方打了个冷颤,使劲儿将这种可怕的想法扔出自己的大脑,并发誓再也不会想起第二次=_=。

    苏方正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胤礽却没等他的回话,苦笑了一下,复又接着说了下去,“苏方啊,爷现在自己心里难受,但是,爷不想只有自己这心是吊着的。老三就不说了,老四额娘家里的那几位,却是最好有人提个醒儿的。至于,这醒儿怎么提,你自己看着办吧。”

    苏方听了,赶忙回了声儿“嗻”,然后又打了个千儿,就踮着脚退了出来。出了正殿,苏方站在阳光大好的院子里眯了眯眼儿,挥手叫过来一个一直候在廊上的小太监,耳语了几句,待那小太监明白的点了点头,才满意的直起腰,看着那小太监转身出了毓庆宫。

    只是,此时晒太阳晒得正欢的苏方不知道,那带着任务出门的小太监心中却正在疑惑:这大热的天儿,苏公公咋就不嫌热的偏要站在太阳正底下呢?难道,这就是苏公公能成为太子爷身边第一太监的原因o(╯□╰)o?

    在这座城里,最多的就是秘密,而最少的,也依然是秘密。所以,在当日晚间入睡的时候,苏方就得了消息:今日晚间下学后,四阿哥胤禛留在佟佳贵妃那里用的饭,而宫门落锁前,有人拿佟佳贵妃宫里的牌子出了宫门。

    将这消息说给正准备就寝的胤礽后,苏方眼尖的看到了这一段时间里,自家爷绝对不多见的微笑。

    胤礽听了这消息,情绪上其实并无太大的波动,因为,他知道,老四未必不知道这消息的来源是谁,只是,他同样知道,老四那个冰坨子即使知道了,也还是会去佟佳贵妃那里求这件事的。毕竟,即使他不愿意承认,但那人确实是被他们每个人都划归在了自己的领域里。

    当然,等到不久后,朝上再次传来历代征战的佟家也开始“关注”北边那不大的战事时,毓庆宫的这对主仆,也算是早已心知肚明了。

    而在将自己能想到的事情都替那人做的差不多了以后,胤礽望着北面平静而清朗的天空,心中,却在想着那人是不是已经到了真正的战场,是不是已经弯弓搭箭,是不是已经第一次让敌人的胸前开出鲜艳的红花……

    再次长长地叹了口气,胤礽继续低头对着手中从康熙那里转过来的各种折子,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他知道那人想飞,他也知道自己是绝不会允许那人因风雨伤了羽翼。所以,如今他只能选择尽力的让自己尽快长大,为那人,撑起一片足够翱翔的天空。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