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花生书城 -> 玄幻魔法 -> 白龟奇谭

正文 第29章 庾亮幕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庾亮的禈裤很大,蓬蓬松松,庾亮之坐,仿佛坐在一团棉花上。他背面墙上,一块木牌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庾”字。

    席下军师之一的范参军范汪在列,便禀告庾亮道:“启禀都督,那二人正是此次毛宝所举黄氏姊弟。是此席间参将黄宣之的亲姐弟。”

    只消“哦”了一声,庾亮一挥手,让士兵放行,道:“让他们进来。”

    黄释之的五哥黄宣之坐在远处的下列,黄释之刚从门口入内的时候就瞧见了哥哥。兄弟两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黄宣之的眼神犀利,示意弟弟要谨慎。这个黄宣之,是兄弟里面最胖的一位,虎背熊腰,年纪轻轻,只长黄释之一岁,却也颇显武力。

    黄释之、黄芪便小心翼翼地走上大殿,到庾亮面前,两人均朝庾亮鞠躬行礼。

    黄芪亲手把之前取来的点心盒子奉上道:“都督大人在上,直言黄芪呈上点心若干,还请笑纳。”黄释之还是头一回在幕府人前,有点心生胆怯,不敢说话。

    “你们叫什么名字?”庾亮问。

    黄芪和黄释之便如实回答。

    “在下黄放,字释之,以字行世。大家可以叫我黄释之。”

    “我名黄芪,是黄芩的妹妹。在姐弟中排第二。”黄芪说道。

    庾亮这才回想起毛宝派范汪送呈的密信中提到他们的名字。

    庾亮拍拍掌,呼来一个侍女,将点心盒子接收了过去。庾亮张开笑颜,说道:“你们两个小辈,不需要过于拘谨。都督我最喜欢的就是点心。礼物嘛,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了。你们两人就坐到宣之那里去吧。来人啊,赐坐。”

    于是又来了一位侍女,将黄宣之下手向,增添了两个席子垫子。黄芪便领着弟弟前往就坐。

    黄宣之上手位,是一员女将,眉间有一股不亚于其他男军师和武将的英气,身着一袭白衣服,束发,左眼侧有一颗泪痣,手边佩一柄长剑,收于白色剑鞘之中。她就是将离夫人白芍药,黄宣之的师父,前文提到的白茅和葛藤之女。白芍药就是朱渥丹朱氏和黄蔷薇的拜把子姐妹。

    白芍药和黄氏姊弟本是旧相识,她朝黄释之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出声。黄释之本提心吊胆,看见白芍药跟他打招呼,心情转为安稳,这才冷静下来。黄释之往四座望去,除了范汪、殷震、习凿齿之在位,还有别的一些先生,原来都是熟悉脸孔。当然还有一些大人,并不熟悉。

    庾亮见黄氏姊弟新来,就提议道:“大家跟黄家姐弟自我介绍一番吧。”于是一些先生便听从都督令,先后站起报名号,并不敢居高位而自傲。

    首先是一奇男子,头束方巾,为人清明,志向高远,听他自介绍道:“我先来吧。本人殷浩,字渊源。陈郡人氏。爱读《老子》。”原来他就是光禄勋殷羡之子,是龙槌殷震之的堂兄。位居幕府十二参军之次席。

    黄释之知道:传闻庾亮幕府人才众多,可以被任命为军师的参谋,也就是参军,总共有12员之多。这眼前的殷浩声名最盛,年纪不过四旬,所以排第二。

    见殷浩先发了声,一耄耋老者便立起,道:“吾乃‘酒中算子’戴洋。字国流。吴兴人氏。”黄释之低声“哦”了一声,原来这位就是幕府排第一位的参军——术士戴洋。听闻其奇门遁甲风角之术,比**黄千方还要厉害。只是可惜这人其貌不扬,所以名声远不如殷浩兄弟。

    黄释之心想:“传说戴算子性格恶劣,此番倒也没有倚老卖老,看来还是都督大人的面子大。”

    接着又是一奇男子,身形伟岸,头戴弁冠,梳八字须,双目炯炯,鼻头红红,手持一毛笔神兵——铁画银钩,站起来道:“我名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人氏。人称‘书中仙’,爱好书法。”原来这位就是文武全才王羲之,太尉郗鉴的东床快婿。

    随着王羲之而起,又有两位衣着与其相似的先生,分别捧礼道:“王胡之。平南将军王廙次子。”“王兴之。都亭肃侯王彬之子。”王胡之和王兴之都有酒糟鼻,不愧出自琅琊名门王氏。他们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

    又有一年轻人,待三王坐下,便起身自我介绍,声如洪钟,铿锵有力,道:“吾乃‘掷地金声’孙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人氏。”他身着白衣,黑裤,头束发结了一个汉代的陌头。衣领和衣带都有繁复的纹饰,但总体朴素,一看就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

    然后又有一人自介道:“我名赵松。”此人甚为勇武。

    然后又有两人分别自介道:“我名孟嘉。字万年。江夏人氏。”孟嘉头戴华冠,身着锦绣衣衫,为人潇洒。这人是东吴司空孟宗的曾孙,陶侃的第10个女婿。“我名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氏。”孙盛是孙绰的堂兄弟,他出自名门,高祖是曹魏骠骑将军孙资,祖父是西晋冯翊太守孙楚。

    庾亮幕府十二参军除了黄千方,11人(殷浩、戴洋、王羲之、王胡之、王兴之、范汪、习凿齿、孙绰、赵松、孟嘉、孙盛)均已到齐在席中。黄释之忖度:众人俱是英杰,可谓人中龙凤,世上少有。

    庾亮继续道:“继续我们之前的话题。义阳城布防问题,诸位有何见教。”

    只听殷浩进言道:“还是交给太守郑进大人决断好了。西阳太守樊峻军团与之互成犄角,东西内外相依偎,尚能抵挡一阵子。”众军师除了戴洋没有发言,其余都附议如此。

    “戴军师,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庾亮征询他的意见。

    戴洋掐指一算,冒昧道:“咳咳,老朽以为,黄州以北,都不安全,甚至黄州都不安全。以前陶侃刺史就是这个意见,我今同也。”

    庾亮尚有一丝犹豫,道:“毛宝大军在黄州,应该还能守卫一段时间。豫州军团、西阳军团,人多势众,武昌怕也不好接纳那么多侨民。让他们在桥头堡再坚持一些时日吧。”

    戴洋不语,不敢继续顶撞庾亮。

    庾亮总结道:“好吧,义阳就交给郑太守自我决断,我们暂时不予以调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