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花生书城 -> 都市言情 -> 蠢蠢欲动

正文 514退休工人王大强的幸福生活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王家寨,有头有脸的人首先是在城里当了干部工人的人,再者就是儿子或者女儿嫁给了城里当干部工人的人,再者就是村里的干部,再者就是有一技之长率先致了富的人。

    王大强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工人,县城机械厂的工人。后来有一阵子还当了一阵子车间主任,副厂长之类的职务;替我们村的一些人买了相对便宜的小四轮拖拉机,所以很受称道,很多人以结识他为荣。

    退休后王大强没有再城里过清闲日子,而是回到了老家。说城里楼房住着憋气,城里空气不好,城里的菜吃着也是含有这素那素的,不得劲。他回来就是享点清福。村里干部连忙在村西给他批了一块地,召集人手很快盖了三间瓦房,拉好门户,欢迎这位神仙回家定居。王大强自然不让村干部们受累,带了许多好烟好酒送给几位干部,好吃好喝地管了乡民几天的饭,还送了几场电影给乡亲,上上下下都很满意。于是王大强正式在老家定居。但王大强的老婆只是住了一段,就表示住不习惯,再说孙子还小,一直挂牵,就重新回到了县城,很少再回来。

    王大强也不恼,里里外外他都拿手,做饭做得比老婆还有滋味,所以一个人安然在老家定居。很快,他的小院一排生机,院子里栽种了樱桃树石榴树,架起了葡萄藤,院墙上爬满了黄瓜秧,鲜嫩的小黄瓜挂在墙上,分外诱人。还有一些新鲜蔬菜,韭菜,生菜,豆角,之类,墙角还批了一个角落,用网隔着,养了几只鸡,显得分外热闹。

    王大强出手大方,谁家有红白喜事,附近人家有红白喜事,他常常会随一份心意。而且也懂得很多礼数,村子里有人家父母去世,需要主持喪仪,常常想起王大强来。主事人常常恭恭敬敬地上门,对着王大强叩三个响头,恭请王大强主持仪式。王大强总是尽心尽意替人家办事,不辞劳苦!

    没事的时候,王大强就在院子里坐在躺椅上看书,倦了就在躺椅上把书蒙着头来,小憩一会儿。清晨或者黄昏的时候,王大强就在田野里散步,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王大强的平静生活还是被一个女人打破了。

    她叫黄小曼,是王大强家的邻居。黄小曼就是黄家村人,嫁到我们村许家,婚后立即和公公婆婆分了家住在新房,丈夫许文伟因为黄小曼连连生了两个丫头,被计划生育盯上,强制给黄小曼结了扎,有些懊恼就外出打工去了,黄小曼就独自带着两个女儿在家过活。黄小曼长得有些秀气,本不屑于下地干活,都是种的懒庄稼,落个清闲。饭菜随常有,钱常常接济不下。这不,上小学四年级的大女儿许秀秀提前要交书和作业费,四十元钱,上一年级的小女儿许娟娟居然也要交30元的书和作业费。合起来就是七十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那时候盐也就是八分一斤,麦子也是五角钱一斤,大肉也就是两三元一斤,她哪里有这么多钱呢?

    “一个小学生哪里用得着这么多的钱?”黄小曼虽然心里有些犯嘀咕,但她是小老百姓,扛不住学校的,只有想法子凑钱了。但是等了一天,收粮食的主儿居然没有上村来,即使想两袋粮食也不能。粮食本来就收的不多,不到万一她是不会动这个心思的。

    无奈之际,只好向邻居借钱了。但附近的邻居都借遍了,有的钱还没有还上,我们这里古训:“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没有还上上欠,再开口借钱实在不好意思。她并是不赖账的人,只是没有钱还而已!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她看见西边墙头攀缘过来的黄瓜秧,蓦然一喜:

    对,就找他!

    </div>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