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花生书城 -> 玄幻魔法 -> 美人有所思

正文 第69章 太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晨光熹微时, 甄珠便被芙蕖从被窝里拉出来,坐在梳妆台前任人摆布。

    长长的黑发梳了繁复的发髻盘在头上, 发髻上『插』了各『色』钗环, 脖子上、手腕上也戴上了首饰,匀净的面部也被均匀地抹上脂粉, 唇和眉更是被小心地描绘。

    只是,这番动作却并非只是为了让她变美。

    待芙蕖完成了全部的面部装扮, 透过模模糊糊的铜镜,甄珠瞅着镜里的自己,不由感叹起专业化妆师跟自己那半吊子手艺的差别来。

    芙蕖显然是个化妆高手,经过她一番巧手施为,镜中的甄珠样貌与未上妆时基本未变, 看上去仍是个样貌姣好的女子,但却明显不如原本的面貌鲜活水润,更没有了那种扑面而来的艳丽风情。

    这样的一张脸,美则美矣,却美地普通, 美地没有攻击『性』, 尤其不如甄珠原来的脸那样, 有种咄咄『逼』人、摄人心魄的美感,让同『性』产生紧张和压迫感。

    再穿上入宫专用的, 那无比厚重繁复, 却略显沉稳, 或者说老气的礼服后, 甄珠整个人便显得沉稳老成了许多,年纪也陡然往上拔了一截似的。

    这仍是扮丑,却比甄珠原来的手法高级了不少,也不能说故意欺君,因为本来入宫面见贵人就要稳重,这样的装扮可以说十分得体了。

    想想外界对于那位贾太后的种种说法,以及计太师口中『露』出的蛛丝马迹,甄珠便心甘情愿地任由芙蕖折腾了,连头发被梳成了已婚『妇』人的发髻都没有提出异议。

    一个以画chūn gōng tú闻名的画师,还是未婚姑娘的话,未免有些引人侧目了。

    装扮好,又带上画具,甄珠便在芙蕖的陪同下,登上太师府的马车,随着马车的辘辘声,一路朝着皇宫驶去。

    太师府就在皇宫东侧,很近的距离,不到两刻钟,马车便到了宫门,至此,除了有特权的,所有人都要下车下马步行,甄珠自然也不例外。

    下了车,身前一个太监模样的人引着,甄珠跟在后面走,也无心打量这异时空的皇宫与故宫有什么区别,只不知穿过多少宫殿群落,才终于到了太后的居所,一座青与灰为主『色』调的宫殿前。

    主殿的屋顶是厚重的青瓦铺就,飞檐屋角俱是中规中矩的样式,没有『色』彩斑斓的琉璃瓦,也没有满目琳琅的奢华摆设,进了宫殿后,甚至路旁连开地鲜艳的花都少见一朵,处处皆是森严肃穆的松柏,要么便是四季长青的低矮灌木。

    那一幢幢宫殿没有丝毫样式的变化,虽然高大,却死板生硬,森严地矗立着,行走其间,便让人不由产生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

    自进了这宫殿,引路的宦官便愈发小心翼翼,每个步子都仿佛拿尺子丈量过一般。

    被这气氛影响,甄珠也不由屏息起来。

    又走了几分钟,那宦官才终于在一处不怎么起眼的偏殿停下,将芙蕖拦在外面,只低声对甄珠道:“进去吧,记住,不可失礼!”

    他声音尖利,哪怕压低了声音,依旧叫人听地很不舒服,甄珠蹙着眉,微微点了头,从芙蕖手中拿过画具,然后便低着头,按着之前在金谷园学过的、最无可挑剔的  步伐走了进去。

    殿内并没有很多人,也没有富贵人家女子居住之处常见的脂粉熏香之气漂浮,反而冷冷清清,有种死气沉沉,夕阳迟暮的压抑感。

    与整座宫殿给人的感觉倒是很相合。

    一进宫殿,便有两个表情严肃,动作悄无声息的宫女上来,引着甄珠往前走。

    到了一处垂挂着水精帘的厢房,两个宫女站定,在外面低声禀报道:“太后,画师来了。”

    “进来。”

    一道沙哑低沉的声音传来,声音里似乎有些疲惫。

    两个宫女掀起了帘子,那一颗颗滚圆的珠子穿成的帘子被并拢到一起,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响。

    甄珠低着头走了进去。

    因为低着头,便只能看到矮处的一些桌椅摆设,只是只看矮处的那些,便足以看出这间房子并没有她想象中太后居所那般富丽堂皇,甚至可以说连太师府最普通的房间都比不过。

    甄珠心里有些惊讶,但脸『色』未变,依旧没有抬头,按着金谷园那嬷嬷说教的规矩施礼,恭声道:“民女甄珠,见过太后。”

    “居然还真是个女子……抬起头吧。”那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带着一丝惊讶和恍然。

    甄珠这才抬起了头。

    然后便看到一个暮气沉沉,略显老气的中年『妇』人。

    她有着一张与这宫殿,与这房间都一般严肃沉稳的脸,面部瘦削,颧骨突出,微眯的眼睛闻声看过来,目光所及之处,便叫人不禁浑身一抖,战战栗栗。

    她并未穿正式的礼服,下身是件秋湘『色』的裙子,上身则是件石青竖领对襟短袄,一身衣裳将她身体从颔下到脚面都严严实实地包裹住,裙子和袄子都十分有些厚重宽大,丝毫显不出女『性』的曲线,她坐在桌案前,身子挺地笔直,不像一个柔软的女人,反倒像个男人。

    许是不经常笑的缘故,她的双眼和唇都撇成了一个下垂的弧度,叫人一看便觉得严肃又正经。

    这更叫她显得冷漠不好接近。

    仿佛佛堂里供奉的恶鬼罗刹,高高在山,凶恶狰狞,叫人既敬且畏,不敢接近。

    然而仔细看,便可以看出她的五官并不差,年轻时应该是个美人儿,只是岁月不饶人,任是再怎么用脂粉遮掩,也盖不住她眼角和唇边那细细密密的皱纹,甄珠粗粗一看,便觉得她应该起码有四十岁了。

    她身前的桌案上,堆积着许多书简,笔山上一只『毛』笔的笔尖还湿润着,显然她方才便在用笔书写着什么。

    作为这个国家实际的掌权者,必然少不了昼夜伏案。

    说起来久,其实也不过只一瞬,甄珠打量着太后,太后也打量着她。

    在甄珠那姣好,却也普通的脸上扫过,她淡淡地说了声:“赐坐。”

    便有宫女在甄珠身后放了个春凳。

    甄珠谢了恩,在春凳上坐下。

    见她坐下,太后又淡淡地问道:“听说你擅画人物?”

    虽然是问句,她的话声却几乎丝毫没什么起伏。

    甄珠恭声应是。

    “既如此,便给本宫画幅像吧。”

    甄珠自然又是应是。

    她展开怀中抱着的画架等物,将画纸钉在画架上,又拿出自制的调『色』盘和各『色』颜料,倒了水小心地调『色』。

    太后看着她这种种动作,眉头微微挑起,却并未说话。

    调好『色』,甄珠便抬头,仔细观察太后。

    画人像,要做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最重要的便是抓住人物的特征,这其中又包括样貌特征和气质特征。

    太后的气质特征一看便知:成熟、沉稳、严肃、冷硬、高高在上……就像这宫殿外遍植的松柏一样。

    而她的样貌,猛一看也与气质一般,瘦削的脸和下垂的嘴角眼角,都给人一种冷硬不好接近的感觉。

    然而,甄珠端详了半晌,便发现太后的五官其实并不像猛一看那般冷硬。

    她的眼睛是杏核眼,很常见的一种女孩子眼型,这种眼型会让人觉得眼的主人很活泼。只是,或许是长期冷着脸,甚至是眯眼看人,她的杏核眼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有些狭长,且精光内敛,原本应该上扬的眼角也下垂着,这便将眼型原该有的活泼掩盖的一丝不剩。

    还有挺直却秀气的鼻子,紧抿着却小巧的双唇,这张脸上的五官分开来看都可以说小巧秀气,甚至应该说偏可爱,然而,这些五官组合在一起,再加上太后整体的气质和神情,便任谁也不会看了她后再联想起“秀气”、“可爱”之类的词语。

    这便是典型的相由心生了。

    长相是父母给予,『性』格和气质却是后天形成,而后天的『性』格和气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长相。『性』格阴沉的人,哪怕他原本长了张明朗阳光的脸,久而久之后,面貌也会像阴沉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亦然。

    这种变化在年轻人和小孩子身上还并不很凸出,却在经历世事、『性』格已经基本成型的中老年人身上比较明显。

    太后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甄珠端详许久,几乎有半刻钟,才终于下笔。

    在她仔细打量的时候,太后便端坐着,几乎一动不动,也没有对甄珠那近乎放肆的打量目光说什么,直到甄珠开始动笔,她的眼睛才微微转了一下,旋即又恢复了一动不动的样子。

    抓住特征后,甄珠便没有长时间打量太后了,只偶尔抬头看一眼,在看到太后一直一动不动地端坐后,便道:“娘娘,久坐不便,您尽可自由活动,只要不离开民女的视线便可。”

    太后听了,抬眼瞄了她一眼。

    然后,果然便不再端坐,而是拿起桌上那似是奏折的东西,伏案写了起来。

    见状,甄珠松了一口气。

    太后那样端坐着,还一动不动地看着她,让她压力很大啊。

    之后,便是甄珠一直画,太后则翻阅和批奏奏折。

    毕竟是给太后画像,甄珠不敢马虎,画像的完成度自然不能像以往给金谷园的女孩子画像那样低,而是每一缕头发每一片衣角都仔细地画出,因此时间自然也不会快。

    到了午饭时分,甄珠也只强强画了一半而已。

    “先别画了,用膳吧。”太后淡淡地一句,便将甄珠留下一起用膳了。

    午饭就摆在这个房间,宫女太监们悄无声息地上了菜,便又悄无声息地退出去,新摆的饭桌上摆着六个碟子,两碗汤。

    六个碟子里是两冷菜两热菜,还有两碟点心,两碗汤是一模一样的酒酿圆子,雪白的圆子漂浮在米酒上,散发着甜蜜的气息。

    太后放下奏折,坐在了桌前,又朝甄珠道:“还愣着做什么?坐吧。”

    甄珠的确愣着,若不是表情控制地好,脸上几乎就要『露』出惊讶的表情来了。

    她真没想到,一国太后的午饭居然这么“简陋”。

    相比起来,计太师那每逢吃饭都至少把长桌摆满的架势,倒显得暴发富似的。

    听了太后发话,甄珠有些拘谨地坐下,看太后以及拿起筷子夹菜吃,才也拿起了碗筷。

    一顿饭吃地无声无息,谁也没有说话,甚至喝汤时,谁也都没发出声音。

    甄珠注意到,太后每碟菜都吃地很少,点心也只吃了一块,倒是那碗酒酿圆子,几乎全部喝完了。

    刚吃完饭,太后便起身,又坐到了书案前。

    就在吃饭的这会儿功夫,有宦官进来,又往那书案上放了许多奏折。

    甄珠还没吃饱,却也不好继续吃,只得也起身,坐到画架前。

    这一画,便画到了暮『色』降临。

    因为计太师言语里透『露』的那些信息,甄珠绷着的心弦从未放松过,自然不想一天画不完还要留宿再画,因此紧赶慢赶,终于在傍晚时便完全画完了。

    『揉』了『揉』发酸的手臂,甄珠站起身,恭敬地朝太后道:“太后娘娘,画像已完成。”

    太后依然在伏案批阅,闻言抬起头,放下奏折,朝画架走过来。

    看着她的目光看向画架,哪怕对自己的画技十分有信心,甄珠依然有些紧张。

    她微微低着头,不敢直视太后,却用眼角的余光悄悄地打量她。

    然后,便见她本就严厉的嘴角狠狠地抿起来。

    “这画的什么!”

    “哗啦”一声,画架应声倒地,连同那张甄珠费尽心思画了一天的太后画像,一起委顿在地。

    甄珠惊愕地抬头,便对上太后满是严厉和不满的目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