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花生书城 -> 玄幻魔法 -> 代唐

正文 第153章 出使高句丽之诗(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出使高句丽之诗(下)

    “老爷,里面只有一小锦盒……”

    当萧让所抄袭的那两首“出塞诗”传到洛阳的时候,萧让曾经停留过的“燕郡城”里,门人给病中的杨素送上了一华丽的锦盒。swisen.com锦盒的材质非常高档,不过锦盒的款式却是杨素平生所未见的!——这是一个隐藏小箱子中间的小盒子,要不是打开这个箱子的话,别人根本不知道这里面会藏着什么东西。这一个小箱子,其实是萧让在临别之际派人送到杨素的府上的。而且在这个箱子上面,他郑重其事地封上两条封条,上书“楚国公亲启”。

    如此郑重其事的礼物,杨素本来是应该第一时间开启的,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萧让离开“燕郡城”的第二天就再次病倒了!于是这个小箱子便一直被放在了他的房间里,只是今日他突然想起这件事来,于是才叫来了门人帮他将这小箱子打了开来!结果里面空荡荡的,只有这么一个锦盒。

    “锦盒?咳咳…拿来我瞧瞧……”

    杨素挣扎着爬了起来,很快就接过了门人手中的锦盒。打开来一开,里面摆放的是一支圆筒形状的物件,单从物件的表面上看去,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何物!还好,在物件的下方,还压子一张纸条,于是杨素吃力地将纸条展了开来。

    “此物名为‘千里眼’,可在十里之外看清人之面容!”

    “什么?‘千里眼’?可在十里之外看清人之面容?这怎么可能?咳咳…”

    杨素激动起来,失声叫道!也难怪他不信,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十里啊,虽然这个时代的十里其实只相当于现代里的五公里,可是这个距离也足够远了的!别说是人之面容吧,就是一支百万大军所摆下的阵势,一般人就根本看不清了!可是,杨素也不相信萧让是无矢放的啊,所以,他马上就把那个圆筒状的物件拿了起来!

    “…这…这竟是真的?”

    真与假其实马上可辨!因为那个物件的使用说明,萧让也用了另外的纸详加说明了,所以当杨素将手上的“千里眼”放到眼前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出了,远处的物件仿佛被施了法术一般,竟然像是一下子就跑到了他的眼前似的,而且像是触手可及,于是杨素的身体一下子就僵硬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有了此物,我大隋之军队绝对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神童啊!真的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神童!…吾不及也,吾不及也!!!……”

    杨素不愧是一代名将,这个被萧让改名为“千里眼”的“望远镜”,杨素只是试用了一下,马上就意识到它在军事上的巨大作用了!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想的这般,只要这“望远镜”能够大规模地装备大隋的将领的话,大隋的军队绝对是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要做到这一点绝对不容易,因为这所谓的“千里眼”,那是需要以“玻璃”为原料的。swisen.com而“玻璃”,在这个时代称之为“琉璃”,是贵重货币的一种!

    市面上,这样的“玻璃”根本就是不为多见的!而更为困难的是,整个“望远镜”所需要的“琉璃”其实是两面都凸起来的特种“琉璃”,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凸透镜”。萧让能够做成这个“望远镜”,那也是花费了极大的代价的,而如今杨素想要大规模地装备军队的话?那除非是萧让将现代里的那些大规模生产“凸透镜”的技术“发明”出来吧!否则的话,根本是不可能的。

    ……

    “少爷,那‘千里眼’为何要等到离开之后再送与司徒大人?”

    在去往高句丽的路上,郑清韵有些不解地问萧让道。这事说起来还挺奇怪的啊!因为萧让在去见杨素之前,其实就做好了打算,要将那“望远镜”送给杨素的了!可是最后为什么不送了呢?这是因为,萧让认为,过后送比当时送要好!

    这是怎么说来的呢?原来,萧让自己也很清楚的,这所谓的“望远镜”一旦应用在军事上,那是绝对会引起一场“革命”的,所以,他不能太过随便地就交给杨素!首先要做的就是肯定杨素对他的欣赏,只有他对萧让极为欣赏的时候,这个“望远镜”送上去才有意义!否则的话,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而已。到那个时候,杨素得到了“望远镜”,可是却仍然不看待萧让,那不是笑话吗?其次,由于杨素与他的交流只有极短时间的关系,所以过后送,会比当时送要好得多!因为这过后送给杨素之后,以他的军事眼光,他是肯定会意识到这其中的重要性的,这么一来的话,他就会一直惦记着萧让了。这始终是一件好事,所以萧让当时就临时决定这么做了!反正在当时,杨素对他也早已另眼相待了不是?

    “哐…哐…哐…”

    当杨素终于发现那个“望远镜”的时候,萧让使团一行人却是已经出现在了高句丽国的国都“长安城”了。高句丽王派出了他的莫离支①(可以简单理解为丞相)渊太祚②亲自到城外去迎接隋使,只是一路上敲箩打鼓的举动实在是让萧让觉得很无奈!

    说到这里,需要提一句的是,这里所说的“长安城”并非彼“长安城”,它的现代名称说出来估计大多数现代人都知道,那就是“平壤”。

    “平壤”之名首见《魏书》高句丽传:‘魏世祖太延元年(公元435年)遣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琏(即长寿王)为都督辽海诸军事 征东将军 领护东夷中郎将 辽东郡开国公 高句丽王敖至其所居平壤城。

    不过,同时期的南朝史书记载高句丽的都城还在丸都山下,可能是国内城或在其附近。后隋唐史采用北史记载认为平壤就是汉朝乐浪郡。《新唐书高丽传》记载,“其君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汉乐浪郡也随山屈缭为郛,南涯水,王筑宫其左,又有国内城,汉城,号别都。”

    也就是说,其实“平壤城”是早已存在,只是高句丽人并不称其为“平壤”而已,而是学隋唐一样,也称自己的国都为“长安”。说到底,这是高句丽人艳羡强大的中央帝国的一种表现而已。

    进了“平壤城”,渊太祚就安排了萧让一行人入住了使团旅馆!可是与萧让想像中有些不太一样的是,高句丽人自把他们大隋使团迎进了“平壤城”之后就连续十多天时间没再来与他接触了!这与他们前面派出莫离支出城相迎的热情态度有着明显的不同。

    “哼!先扬后抑,难不成他是想给我一个下马威不成?”

    萧让呆在旅馆里几天之后,很快看懂了高句丽人的意思。那确实是“想给他点颜色看看”的意思来的!当然了,他也不在乎,你想给我下马威,那咱们就耗着算了!谁怕谁啊?虽然自己不知道此次杨广派自己出使这高句丽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可是咱有的时间是不是?谁怕谁啊?——这也挺奇怪的,是不是?作为出使的使者,居然还不知道自己这方的目的?这未免是太可笑了!可是事实却正是如此,当时不管萧让再怎么旁敲侧击,杨广始终是讳莫如深,只是吩咐他到了高句丽只管与高句丽人比试就好,务必不能丢了大隋的脸面!其他的就不用管了!于是萧让无奈,只好是随口应下了!

    终于,大概在半个月之后,那个渊太祚又来了,开口就是满脸的笑容说道:“呵呵,隋使,麻烦你久候了!我高句丽王日理万机,实在是忙得很啊!所以一直到今日才百忙中抽出时间来见你……”

    “呵呵,是吗?既是如此的话,那就再等些时候吧……”

    萧让的心里一边冷笑,一边面无表情地说道。

    他是实在看不惯这渊太祚的这种态度啊!什么意思嘛?你高句丽王日理万机,很忙,所以才一直没有时间见我这个大隋使节?而且今日就算是要见我了,你还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的?

    荒谬,这实在是太荒谬了!再重要的事,还能重要得过接见大隋使节不成?你以为你是谁啊?虽然你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可事实却是,你始终是大隋的一属国而已,虽然名为国家,可是却接受大隋的策封,就是你高句丽王,也只是称王而已,可绝不敢称帝的!就是这么一个国家,你有什么样的大事值得你怠慢大隋使节的?说到底不过只是在端架子而已!可是有的时候,架子不是那么好端的,一不小心端高了,那就是掉下来砸了自己的脚了。

    “什么?还再等些时候?……”

    那渊太祚听到萧让的话,当场脸色就绿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与自己那些人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的?原本来,他还以为作为隋使的萧让在被“晾”在一边半个月之后,那是一定会急着要见高句丽王,以便尽快完成自己的使命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萧让如今却是好像根本连半点“急”的意思都没有。“还要再等些时候?”那不是等于说,自己高句丽人这些天所作的准备东西,通通都没用了吗?

    注释:

    ①莫离支:莫离支是高句丽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官职,莫离支是自设的一种取代大对卢的新的最高官职,并非是旧有的任何一种官职,它的职能其实已超出了宰相的性质,而且具备了**权臣为篡夺王位而自设的临时性特殊官职的特点。

    ②渊太祚(??):渊太祚的父亲渊子游也是高句丽的莫离支,是高句丽历史上著名军事独裁者渊盖苏文和渊净土的父亲。在他的生涯里,他也继承了高句丽莫离支的职位和东部大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