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花生书城 ->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5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但是吧。】

    但是?!

    不不,不要但是!

    赵匡胤瞬间一哽,心脏也几乎梗住,为什么又来但是!

    他不要但是……

    这回不是感激涕零,而是要心塞欲涕了。

    【王安石的变法很激进,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

    【这让宋神宗也开始有些压不住,于是就开始动摇。】

    【这里简单说一下——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涉及当时宋朝的税收,兵役,农业等各个方面,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几乎都得罪光了,你看看,两头都得罪,谁能支持变法?又有多少人愿意支持呢?】

    【而我们熟知的宋朝文人,就比如苏轼一家,以及欧阳修,对此都很有意见,哦对了,欧阳修,之前看不起狄青,反对狄青升任枢密副使的文官中,也有他,所以啊,有时候看文豪,不要只看他文采好,还要多看看别的点哦。】

    苏轼一家:“……”

    欧阳修:“……”

    赵匡胤更是无言!沉默!

    五味杂陈,满心苦涩与难受!

    难受啊!!

    【再给大家补充个知识点——】

    【王安石,欧阳修,以及苏轼一家不都是唐宋八大家里的人吗,这唐宋八大家里,大概就只有柳宗元和韩愈对王安石变法没什么意见了,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唐朝人,哈哈哈,也挺好笑的是不是。】

    【不过唐宋八大家里,苏轼虽然对变法有意见,但也是反对变法中激进的一面,而与此同时,他其实也支持变法中有利于民的一面。】

    【所以若真算起来,苏轼约等于是个中立派。】

    赵匡胤:“……”

    哈哈……他娘的怎么可能笑得出来!

    【好的,话再说回来——】

    【要说王安石变法能实施下去,真的少不了宋神宗的支持,哪怕宋神宗有在动摇,但是……宋神宗还没动摇个结果出来,他动着动着就不动了……宋神宗赵顼,他忧郁而逝啊,才活到38岁就去世了。】

    【也不知道赵光义的血脉是不是真的有毒,反正有那么点作为的宋朝皇帝,基本都早死。】

    赵光义:“……”

    宋神宗赵顼:“……”

    他猛地抽了口气,朕?早死?!

    【对于王安石变法,宋神宗虽然左右摇摆,但也依旧在勉力维持新政。】

    【元丰年间,宋神宗亲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使改革能有所推进。】

    【可是元丰四年,西夏皇室内乱,宋神宗以为有机可乘,但宋军两次战败,宋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的计划彻底破产,于是在元丰八年,即公元1085年,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

    【的确是可惜了,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基本不变,算是宋朝少有的,有抱负,也算是有作为的皇帝了。】

    【而宋神宗去世之后,失去了皇帝的支持,王安石变法便开始遭受致命的打击。】

    【毕竟能够与他碰撞出火花的人已经没了。】

    赵匡胤捂住心脏。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不该报以期待!

    难道宋朝就要一直如此“积弱”下去吗?

    是天命如此,还是……报应?是他取后周而代之的报应吗?!

    【宋神宗赵顼不是早死了吗,他死的时候,儿子还很小,于是这时候,高太后就出来垂帘听政,帮着处理国家大事。】

    【只是这个高太后,一直都特别不喜欢王安石所提倡的新法。】

    【于是高太后直接将王安石的宰相之职给撸了,换了一个和她同样保守的宰相——这个宰相一上台,就将新法废得一干二净,全面恢复了旧法,而这个新人宰相,大家也都很熟悉……】

    【那个有名的“司马光砸缸”故事,其主角司马光,就是支持旧党,顶替王安石,全面废除新法的新上任宰相,不仅小时候能砸缸,长大后也能搞砸了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能使大宋做强做大的新法变革。】

    【所以说……这果真是从小就能看到大啊。】

    宋朝赵顼时期——

    宋神宗赵顼还没从自己会忧郁而逝的冲击中回过神来,又被这接二连三的消息冲击得头脑发胀。

    而朝堂之下,司马光更是脸色难堪难看。

    他的确是支持维护旧法的,可原来在后世之人眼中,竟是如此看待他的?

    他……搞砸了难得一次能让大宋变强的机会?!

    司马光只觉得脑袋一阵晕眩,这么大的罪责,竟扣在了他的脑袋上……

    【不止如此,司马光还有一件事也颇受诟病——】

    【之前我们不是提到,宋神宗赵顼的忧郁而逝,是因为西夏皇室内乱,宋神宗觉得有机可乘,结果两次战败吗?】

    【司马光这件颇受诟病的事情,也与西夏发生内乱有关。】

    【——宋神宗在位后期,西夏发生内乱,皇帝夏惠宗遭到太后梁氏的幽禁。】

    【由于当时西夏朝政都把持在梁氏家族手中,夏惠宗在这场内斗中毫无胜算可言,于是无奈之中,夏惠宗只好向北宋求助,而为了表示诚意,夏惠宗也是下了血本。】

    【他向宋朝表示,只要能帮他渡过这个难关,他愿意将“河南地归宋”,这里的河南指的就是西夏国境内黄河以南的地盘,其中就包括了西夏经济的命脉——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

    赵顼心有鼓动,心想,这如何能叫他不心动?

    【于是基于此,一场北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元丰西征,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大家刚才也都知道了——】

    【令人遗憾的是,“元丰西征”在基本十战九胜,及一次无功而返的情况下,最后却因主帅贪功而导致了宋军伤亡惨重,以至满盘皆输的结局,宋神宗也主要因此战失利而忧郁成疾,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不过元丰西征也并非全是无用功——】

    【首先是——这场西征让北宋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也将西夏打得奄奄一息。】

    【其次是——宋军将士经过浴血拼杀后,最终占领了西夏部分边境地区。】

    赵顼刚又狠狠遭受打击的心,不由得再次活泛了起来。

    可等等……

    话说回来,这件事和司马光遭受诟病之事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

    【因为宋军将士拼死拼活,浴血奋战后才占领下来的西夏部分边境地区——即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吴堡等寨,竟特么的让司马光归还给西夏了!!】

    【没错,司马光主政后的第一件事是废除新政,即王安石变法,第二件事就是要还地给西夏!】

    【而且他还给出了两点理由!】

    赵顼只觉得脑袋嗡嗡的,所有积累的怒气一齐迸发——不由得高声怒斥:“司、马、光?!”

    “陛……陛下……”

    司马光脸色惨白的跪拜了下去。

    他想解释,他想找理由:“陛下,臣……”

    不过话还未出口,天幕已经帮他将“解释及理由”说了出来——

    【司马光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夏国主赵秉常为臣下所囚”,即夏惠宗遭到太后梁氏的幽禁,所以才向我们求救,神宗皇帝兴兵讨伐就是为了给人家赵秉常帮忙。】

    【可是神宗皇帝在位期间,主持新政的这帮小人却顺手将人家的土地给占领了!】

    【所谓是“此盖止以借口,用为己功,皆为其身谋,非为国计”,这实在太无耻了!】

    【所以这些地方得归还给人家西夏,以彰显咱们的大国风范才是。】

    【而且为了增强说服力,司马光还搬出了“昔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倔强岭南,汉文帝即位,赦其大罪,遣单使往谕之,佗稽首请服,累世为臣”的例子,认为维护礼制的重要性比什么都重要。】

    【泱泱大国就该用礼仪教化周边的蛮夷,让他们心悦诚服。】

    听到这里,司马光还在想着——确实该如此啊,难道他说的不对吗?

    他不过是遵循孔孟之道,这才是文人该做的事情,怎能——

    【可司马光别忘了,西夏国当初是怎么成立的?】

    【还有西夏那片土地,那原本就是华夏的地盘!那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是华夏的领土了!】

    【大宋将士们浴血拼杀,只是夺回了自己的固有领土,何来侵占之说?!】

    【司马光,你还主持编撰《资治通鉴》,你还熟读历史?怕不是读书读傻了,要不就是选择性眼瞎,又或者是仅仅为了抹杀新政派的所有功绩,好彰显旧派的主张吧?】

    【你对得起那些为此付出性命的将士吗?!】

    【哦,倒是忘了,大宋文官,看不起武将呢,一个躲在后方只会享受的文官,又何曾懂得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呢?】

    司马光……

    司马光几乎涨红着脸,面皮抽搐,嘴唇颤抖……

    不,他不是这样……

    他只是为了,只是……司马光嘴唇颤抖着,竟一时说不出话来了。

    而他说不出来,天幕的声音仍在继续——

    【司马光给出的第二个理由是——“此数寨者,皆孤僻单外,难以应援,田非肥良,不可以耕垦,地非险要,不足以守御,中国得之,徒分屯兵马,坐费刍粮,有久戍远输之累,无拓土辟境之实,此众人所共知也。”】

    【翻译过来的大致意思就是——司马光认识占领下来的这几块地方太破了,既不能拿来种地,又不方便防守,而且还要安排兵马在这些地方守卫,简直就是白白浪费粮食。】

    【就想问一下,这是个什么逻辑和想法啊?】

    【请问自古以来,所得疆域土地,就都是有用的呗?】

    【从来没听过还有这种说辞,只见过守不住的领土,可没见过还有嫌弃领土无用的。】

    可不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